第579章 罚天者联盟_冥主
海棠书屋 > 冥主 > 第579章 罚天者联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9章 罚天者联盟

  第579章罚天者联盟

  周清与魔童、清风仙童架起祥云,直往五庄观落下。

  下方,五庄观观门早已打开,镇元子率着一众仙家在此等候。他地仙之祖的排面着实不小,来的仙家之中,不乏有接近大罗的存在。

  此时,众仙家对今日来的贵客多少有些耳闻。

  见到周清出现,清风、魔童立于左右,

  一捧净瓶,一捧无常剑。

  一个是元始之宝,一个是太乙随身之物,两童儿气息对应仙魔,更衬托得周清超然物外,无拘无束。

  镇元子上前见礼,众仙家唱个大诺,随即入了观中大殿。

  原来镇元子道行高深,自三年前就算准今日会有贵客降临,于人参果催熟之后,开启万寿山仙会。

  周清是随心而起,却无形中,顺了这一道因果。

  其实周清若不来,观自在不出事,来的贵客,便是观自在了!

  到了观内,人参果树汇聚仙灵之气,笼罩万寿山,仙光隐隐,灵雾蒸腾,自不负“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的美誉。

  大殿中,原本供奉着天地牌位,如今已经撤去了。

  周清和镇元子落座。

  恰巧,周清的座位对应原本“天”的牌位,镇元子对应原本“地”的牌位。

  众仙看过去,只见这位神秘道人,隐隐间和镇元大仙,分不出彼此,看不出根源。

  周清此时心里也玄妙难言。

  镇元子万劫不磨的境界,毫无保留地向他展示出来。

  这不是周清第一次接触万劫不磨的存在。

  相比之前的接触,身边的镇元子,更加厚德载物,绵延久远。

  这位资历颇深的古老大罗,哪怕只是一处时空的拓印复制体,本体早已陨落,亦给了周清道心许多细微的感触。

  大罗第一境的与世同君和万劫不磨,各家有各家的特征的玄妙,总体而言,镇元子能独立于三清之外,于玄门中独出机杼,实在是难能可贵。

  而且更与周清有种难言的契合。

  毕竟三清是天仙道的大成者,超然世外,脱离于众生。镇元子以尘世为根基,做大地游仙,更贴合周清的性情。

  若说天仙道和地仙道,有什么高下之分,那也未必。

  只是镇元子比不上三清,所以地仙道自然矮了天仙道一头。

  “贫道今日开讲法会,也不说那虚无缥缈的混元道果,只讲三清。”镇元子很快进入状态,直接提到今日法会的主题。

  他好似周清前世里,讲公开课的老师,下首众仙家为听课的学生,至于周清,自是旁听的老师,还要负责打分呢。

  听到法会的主题,底下的众仙家俱是一惊。

  他们其中不乏有三清门徒。

  若是其他大神通者,以“三清”为主题,开讲法会,且不说其中天大因果,便是他们自己都受不了。

  然而镇元子号称三清之友,故以此为题,虽然惊骇,倒也不至于没法接受。

  道门三清,最多的称谓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又以太清道德天尊于尘世的事迹最多,其化身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立下人教,如今天庭许多仙家或多或少,都是太清老子的门徒。

  自老子化胡之后,佛门方才大兴,立下三世佛,与道门三清对应。

  但佛门终究是模仿道门而兴,以旁门起家,故而其三世佛,分为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填满空间和时间。

  横三世佛对应空间,分别是东方药师琉璃佛、西方阿弥佗佛以及中央释迦牟尼佛。纵三世佛对应时间,乃是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

  其中只有阿弥佗佛和释迦牟尼佛是道祖境界。

  然而,无论是药师佛,还是燃灯佛、弥勒佛,实则都可以说是准提道人结缘而来,故准提有万佛之母的称谓。

  原本燃灯佛坐着万佛之祖的位置,却被太乙斩杀成过去佛,方有释迦牟尼佛自老子化胡,占据了现在和中央,成为万佛之祖。

  而释迦牟尼佛,也就是所谓的佛陀。

  所以佛门三世佛,其本身对应的是佛门三位道祖,更对应了佛门三宝,也就是佛法僧。

  佛门三宝,本质上还是从道门三清启发而来。

  严格意义来说,道门先有三宝,再有佛门三宝。

  道门三宝,便是三清,更是三个概念。

  只听得镇元子述说三清,娓娓道来,

  “元始乃盘古之谓,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灵宝是混沌生太极、化阴阳二气之意……”

  听到镇元子关于三清的解释,周清心里升起疑惑。

  以他的经历而言,元始是混沌,象征开辟,故有阴阳。而灵宝则是对应终结、破灭,万物归于无……

  这与镇元子的解释,显然是不同的。

  不过周清很快明悟,镇元子和他不同的原因。

  周清此前参悟的玉清、上清之道,乃是从物质而来的体会,可以说是以唯物的世界观展开的。

  然而镇元子不是,他的解释,以唯心为基础。

  故而镇元子所讲,乃是指元始为性灵之存在,本一无所有,根源混沌。

  而灵宝,则是对应灵台开辟造化,从意识的虚无混沌中,走向清明。

  因此元始为“道”,灵宝为“法”,而太清为“人”。

  佛法僧三宝,对应的正是道门三清的道法人。

  这种说法,抽离了三清“人”的一面,将其作为了三种概念来解释。

  如道门人皆元始,佛门人皆如来,说的也可以说是同一個概念。

  此外,老子一气化三清阐发了准提道人的三教合一理念。

  这也可以看出,佛门三位道祖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冲击三清的地位,想要做到取而代之。

  事实上,相比起道门的天仙道的高门槛,佛法广开方便之门,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是直接将佛门的门槛,拉到几乎不存在的地步。

  起初,元始阐释大道,需要根脚深厚之辈才能领悟,结果将道门的门槛拉得太高,灵宝才提出有教无类,又显得过于激进,与元始在理念上冲突。

  于是有了太清老子和稀泥的做法,传下道德经,有人能从中开悟,自然也就根脚深厚了,也不限于先天的种类高低。

  更化胡为佛,将上清的弟子多宝道人,拿去佛门做了小乘佛教的教主,撬动佛门根基。

  上清有教无类的理念,延伸出佛陀众生平等的理念。

  divclass=contentadv其实一开始,佛门由阿弥陀佛、准提道人开创,并无众生平等的说法,反而是模仿元始,从先天上,将修道生灵分出三六九等来,而且比元始更极端,那就是修道生灵天生是什么样子,就注定是什么样子。

  可以说,佛门的理念,处处学道门,又处处不像。

  然而,事实上却是,每个纪元中,过了前期,佛门都会越来越兴盛,气运也随之增强,甚至不乏有强大的仙人,遁入空门。

  如周清前世里,道门神话中太清老子的弟子,最先得授道德剑的长眉老祖,开辟的峨眉一派,也道佛兼修,甚至佛门的影响力,大过了道门。

  其实归根结底是,三清一直走在最前面,故而无争。佛门三位道祖是后来者,不得不争。

  用周清前世的说法,那就是三清是“大道”这个集团的原始股东,祂们的股权不受稀释,后来的道祖,哪怕同样取得董事席位,有相等的权力,但也只是入股者,跟原始股东有本质区别。

  直到第九位道祖的出现,直接凭借某些意外的因素和存在,进行了掀桌子,将“大道集团”重新洗牌。

  故此,大道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损害,道祖们跌落境界。后来的混元无极们,就成了散户,哪怕没有董事席位,也得到了原本不可能得到的股权。

  只是后来混元无极和道祖们有本质区别,那就是同股不同权。

  这也解释了,混元无极和道祖们本质上的差距。

  同样,由于境界跌落。三清的原始股优势,相对于其他道祖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等于,给了所有人机会。

  “三清道祖,原本已经垄断了上升渠道,一直坐在最前排。可惜低估了第九道祖要掀桌子的决心……,这怕也是其他道祖心中默认的事……”

  虽然其他道祖利益同样受损,却也因此获得了机会。

  故而暗地里,多少有些推波助澜。

  同样,三清道祖也意识到,祂们哪怕占据最前排,却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在第九道祖掀桌子的时候,想要借此破而后立,也没有全力阻拦。

  周清察觉到这些“真相”的时候,心中把握住第九道祖成功的关键,那就是对“势”的创造和运用。

  因情造势,生克制化。

  正是第九道祖成功的精妙,亦是对方能在八位道祖阻道的情况下,成道的关键。

  相比起第九道祖曾经面临的局面,周清的局面无疑要好不少。

  因为处于超脱境界的道祖,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同时,周清如果掌控了娲皇的山河社稷图,便等于掌握了这方拓印初古纪元的时空,不但能组建出强大的失败者联盟,也能更深入窥视到“道祖”的境界。

  此外,若是能顺利取到乾坤鼎,也是对周清根脚极大的淬炼和提升。

  伴随周清的种种明悟,镇元子的讲道也来到尾声。

  镇元子向着周清微笑:“三清之道,至高无上,不可逾越。而地仙之道,在我手里已经到了尽头,但对于道友而言,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今后的路,请道友继续走下去。”

  三清是大道,是天,只能仰望。

  但是地仙道,不该止于镇元子。

  周清洒然道:“大道如天,不可逾越。若果真如此,难道不是‘天’的错误吗?”

  他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众仙家都觉得周清太狂妄了。

  但是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提醒他们,他说得对。

  因为“不可逾越”,本就是一种错误。

  他是对的啊。

  何谓修仙,顺行成人,逆行成仙。

  修行本就是逆天之举。

  如果谨守做人本分,视大道不可逾越,他们也不会成仙,暂时超脱生死。

  魔童甚至听得热血沸腾,它最不喜欢三纲五常,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屁话。

  李靖曾经用这话来教训它,它直接来了句,“谁说的,我灭了他。”

  这就是魔童,不信命,就是它的命。

  周清继续悠然开口:“贫道以为,大道不该是这样的,天道更不是这样的。天道果真如此,那就是‘天’有罪,有罪当罚,罪不容赦,当诛。众位,愿意与我一起罚天吗?”

  罚天?伐天?

  众仙家心惊胆颤。

  纵然你说得对,他们也不可能跟着周清发疯。

  很快有仙家告辞。

  有的人借口是洞府的丹药火候快好了,有的人说药田的仙药即将成熟,也有人借口家里的坐骑快生了……

  反正大都急着要走。

  于是原本尚且算热闹的大殿里,只剩下少数的仙家,其中还有一大半是镇元子的门人弟子。

  他们有的是感念师恩,有的是对周清石破天惊的理念感兴趣。

  如魔童,已经成为周清的忠实拥趸。

  其实它一直觉得自己师父太乙就是这样的存在,只是太乙向来只做不说。

  镇元子也是默然良久,最后叹息道:“反正我已经死了,不如陪你疯狂一把。”

  他是三界六道有名的厚道人,现在也发疯了。

  毕竟他已经死了,已经没有什么不可舍弃的。

  镇元子说完这些,心灵得到极大的解脱和轻松之感。

  原来放开一切之后,竟是这样的爽。

  在这种心态下,三清道祖又算什么呢?

  难怪凡间有句话,叫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应无所惧,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实这个道理,连太清都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祖都鼓励修炼者当如此,反而修炼者自身却迟疑、畏惧了。

  就在这时候,原本漆黑如墨的无常剑,剑身出现了变化,开始锈迹斑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macs.org。海棠书屋手机版:https://m.kmacs.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