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艺术片_华娱从2004开始
海棠书屋 > 华娱从2004开始 > 第395章 艺术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5章 艺术片

  马特达蒙、莫妮卡等人听到王树这么说,并没有在意。

  丧尸片.欧美这边来来回回拍了很多,虽然是热门题材,却也是烂大街的题材。

  虽说最为有名的丧尸电影当属系列片《生化危机》,实则欧美小成本丧尸片一大堆,中高成本的丧尸片也有不少。

  喜剧向、成人向等等丧尸片着实不少。

  或者是类似的病毒片,亦是一大堆。

  比如2002年上映的《尸骨无存》这部小成本恐怖电影,即是一部病毒片。

  除此之外,还有《活死人黎明》、《我是传奇》等比较知名的丧尸电影。

  亦或是《美女护士丧尸城大逃杀》等。

  相对于这种烂大街题材的电影,对于马特达蒙和莫妮卡来说《调音师》这种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电影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甚至说,以马特达蒙如今的知名度,压根就不想出演丧尸片这种类型电影。

  所以,就算将《台北行》改成好莱坞版本,马特达蒙也没有兴趣。

  一旁的小罗伯特·唐尼插话道:“丧尸片在我们这边更有市场吧?在你们国家有市场吗?”

  《钢铁侠》4月30日登陆中国内地院线,共斩获9200W人民币的票房,全球5.85亿美元的票房。

  有着这部电影的成功,小罗伯特·唐尼说话都大声了。

  虽说超英电影在演艺圈没有逼格,但只要还是超英电影的一员,且参演电影没有扑街,还是能以此装比。

  当然,也就只能在好莱坞二三线演员面前装一装。

  一线演员,不屑一顾。

  “应该是有的。”王树笑了笑。

  《生化危机4》登陆内地院线的时候斩获了1.35亿的票房。

  这说明,丧尸电影在国内还是有着市场。

  而《台北行》这部丧尸片,除了内地市场,还会登陆海外院线。

  再者,王树拍这部电影,并不是完全为了票房,而是在能拍丧尸片的时代,捣腾出一部国产丧尸片开山之作。

  日后,随着政策越收越紧,想拍丧尸片都难以做到。

  小罗伯特·唐尼有些不信,他主演的《钢铁侠》在中国内地也才9200W人民币的票房,水土不服的丧尸片又怎会有不错的票房?

  同样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去年,《蜘蛛侠3》在内地上映,斩获1.49亿的票房。

  去年,《变形金刚》在内地上映,斩获将近3亿的票房。

  今年,他所主演的《钢铁侠》在内地上映,只斩获9200的票房成绩。

  在这种对比下,显得小罗伯特·唐尼有些拉跨。

  因此,小罗伯特唐尼心里觉得王树所拍的丧尸片大概率会遇冷,却也没有直说出来。

  莫妮卡眨了眨眼,看向王树笑着问道:“树,你这次来好莱坞有什么打算?”

  “有拍电影的想法吗?”

  这话是跳过《调音师》,在问王树之后有没有继续留在好莱坞发展的想法。

  王树笑着应道:“手上有一个剧本,等《调音师》上映后,看看有没有人投资。”

  “有人投的话,就拍出来。”

  不是王树不想自己投资拍摄,而是他的签证不足以帮助他完成这件事情。

  他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剧本给美国的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由他执导。

  当然,如果他的实力与地位足够,也能参与票房分成。

  中国与美国

  总之,中国这边不仅比较难弄美国的签证,开影视公司更是比较麻烦。

  这是因为,影视公司涉及“文化输出”。

  再过几年,王树满足条件,或许比较简单。

  现在,只能是打工人。

  马特达蒙、莫妮卡、克里斯汀等人听言眼前一亮,马特达蒙不由问道:“什么类型的剧本?”

  “艺术片剧本。”王树笑着接话,“等《调音师》上映,然后看看有没有机会将这个剧本搬上大荧幕。”

  听到王树说是艺术片剧本,马特达蒙、莫妮卡、克里斯汀、小罗伯特·唐尼同时心中一动。

  好莱坞,虽然商业片最为发达,但演艺圈的主流还得是艺术片。

  演员的地位高低,以及艺术成就,全由艺术片造就。

  商业片,对于演员来说,只是有钱赚,以及收获人气而已。

  对比商业电影,无论是马特达蒙、莫妮卡,还是克里斯汀、小罗伯特·唐尼,更想出演艺术片。

  因为艺术片能拿奖,能冲击奥斯卡金像奖。

  不可否认小罗伯特·唐尼接拍了《钢铁侠》这部超英商业片电影,然而这是因为他扑街到混不下去,才接了这部电影。

  如果他还是以前名震好莱坞的小罗伯特·唐尼,那么他根本就不会接拍这部影片。

  好莱坞与华语电影圈不同,这里并不是大牌演员争先恐后的出演超英商业电影。

  而是新人亦或是扑街过气的演员才会接拍这种戏约。

  大牌演员,更多的是接拍艺术片以及含有一定深度的商业电影。

  当然,新人亦或是扑街过气的演员才会接拍超英商业电影,亦有漫威、DC只找片酬便宜的演员出演的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样,好莱坞这边,商业电影是鄙视链的下端,超英商业电影鄙视链下端的下端。

  并不像华语电影圈那样,筹拍一部商业电影,大大小小的演员都有想法。

  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对比宝岛金马奖、港岛金像奖的金鸡奖实在没有逼格。

  如果金鸡奖在华语电影圈能像奥斯卡金像奖那般在好莱坞具有含金量。

  那么华语电影圈演员亦会追逐金鸡奖,从而抬升艺术片在内娱的地位。

  虽说在内娱,还是艺术片的逼格高于商业片。

  但这就是一层一捅就破的纸。

  因为国内的电影奖项没有含金量,使得艺术片演员也不具备逼格。

  这就使得谁人气高,谁主演的电影票房高,谁就是大咖。

  一切,以流量、电影票房说话。

  而在好莱坞,并不是谁演的商业电影的票房高,谁就能跃入一线大咖。

  比如荷兰弟,主演的《蜘蛛侠》系列造就相当高的电影票房,实则他的咖位在欧美只算是三线前列、二线底部的位置。

  而他若是被超英电影限制了戏路,那么出道即巅峰,咖位只会越来越低,不会向上提升。

  又好比美国队长的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他在欧美不是一般的火。

  然而,他巅峰也就是个二线演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macs.org。海棠书屋手机版:https://m.kmacs.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